演講摘要
演講者沉重地質問在場的每一位「領導人」,其頭銜背後的實質意義為何。他坦言自己失眠數月,不斷反思為何公司投入新產品後市場卻未見起色,並將問題根源回歸到傳銷的根本——組織的基礎(「一」)。他一針見血地指出,許多領導人的「鑽石」聘階只是虛名,組織金字塔的底層是空的(「攏空欸」),缺乏扎實的養成與根基,導致晉升曇花一現。演講者將焦點轉向佔組織98%的基層夥伴,質疑領導人是否給予了他們明確的目標與可執行的方法。他以爬百岳需要先練「谷關七雄」為喻,痛陳團隊普遍存在不切實際、一步登天的「做夢」心態,而非腳踏實地地實踐夢想。最後,他拋出核心問題:「你要業績還是要人?」,引導領導人思考,唯有真正培養人才,而非追求虛浮的業績,才是事業長久之道。
第十九章 回歸原點:尋找問題的「一」(00:00:01,733)
章節摘要
演講者直接點名在場的領導人,質疑其頭銜的實質意義,並坦言自己近幾個月為此輾轉難眠。他分享自己的思考模式:當面對問題時,他不會只看表面現象,而是會回歸到最根本的原點(「一」),也就是傳銷事業的組織圖基礎,從那裡尋找為何市場沒有起色的根本原因。
領導誰?
張慧欣領導人,欸!領導誰啊?欸,我問各位,你們的組織都在我手上!
回歸根本的思考
所以各位,你知道我從體制面…我這幾個月睡不著覺的原因呢,就是因為我一直在思考同一個問題。我不是看看6月份的新品,我也不是看蜜韻9號,因為那些對我而言都不是問題。我在看就是說,這些東西加進來以後,為什麼沒有帶動?為什麼沒有加分?
這是我…我自己會去找根本的事情。因為我的腦袋,這二十幾年來被何總訓練一件事:任何事從「一」開始想,回到「一」來想。我回歸到原本的「一」來想。
組織圖的起點
傳銷,所有的一切就從這一個組織圖開始,就從這個三角形開始。你是小三角、中三角還是大三角?還是無限角?我不知道。但是可以想的一件事就是,「一」就在這裡,因為大家都從這裡開始爬的,是不是?對,這就是「一」。
章節金句
領導誰啊?欸,我問各位,你們的組織都在我手上!
任何事從『一』開始想,回到『一』來想。
傳銷,所有的一切就從這一個組織圖開始。
第二十章 虛名的鑽石與攏空的組織(00:01:27,100)
章節摘要
演講者指出,在場領導人「鑽石」的頭銜,其實只是一個「虛名」。他用台語生動地比喻,許多領導人根本沒有經過扎實的養成,組織的根基是空的(「攏空欸」),這樣的晉升只是靠上線幫忙推一把,並不穩固,叮一聲就垮了。他提醒在座各位都是前車之鑑,必須正視這個組織根基不穩的問題。
空洞的頭銜
欸,所以各位您知道嗎?我們舉例,現在各位在座所謂的領導人,也不過就是一個虛名叫「鑽石」,是不是?嗯。各位鑽石!你還講:「有!」各位鑽石:「有!」哈哈哈,對啊!各位領導人:「有!有!有!」不相信你敢用嗎?
沒有養成的領導人
我們的領導人啊,養成啊,說實在的,根本沒有養!嗯,對!原因在哪裡啊?還不會走,就要跑了;還不會跑,就要飛了!所以叫「攏空欸」,你知道嗎?嗯,這裡都空的啦!啊!了解我意思嗎?
不扎實的根基
這裡要用什麼才會扎實?這裡要有人才會扎實!人…無人哪會扎實?不會,你都沒半個啊,所以怎麼會扎實?叮一聲就垮了!所以呢,你們的鑽石都做一天而已啦,做一個月就算很厲害了你知道吧?做一個月了,上線就要幫了,幫上加幫、幫上加幫,一定幫你一下,有用嗎?所以你們已經是前車之鑑。
章節金句
我們的領導人啊,養成啊,說實在的,根本沒有養!
還不會走,就要跑了;還不會跑,就要飛了!所以叫『攏空欸』。
這裡要有人才會扎實!……你都沒半個啊,所以怎麼會扎實?
你們的鑽石都做一天而已啦!
第二十一章 98%的人何去何從?(00:02:46,500)
章節摘要
演講者將焦點轉向佔據組織95%至98%的基層成員,嚴肅地提問領導人:「你們要把他們帶去哪裡?」他挑戰領導人必須思考,在推薦新人時,是否能將商品與賺錢的概念達成一致,並讓對方感受到產品無可取代的競爭力。他強調,領導人身為執行者,理應比公司更會講產品,因為這與自身的收入和組織發展息息相關。最後,他再次將問題拋回給在場的領導人:這些基層的人,接下來該何去何從?
被忽略的大多數
所以現在我問各位,我就在思考的就是「一」嘛,永遠從「一」找答案。我要問各位,這裡…這裡佔了全市場組織的95趴到98趴,這裡的人,他們該去哪裡?你們要把他們帶去哪裡?他們下一步要怎麼做?
你談的是商品還是機會?
那如果你們還要再推薦新人進來的話…不推薦是準備死了,還要繼續推薦不是嗎?嗯,欸!你們在推薦的過程要想一件事,到底你所談出來的商品,跟錢到底有沒有達成一致?你們到底是不是找人家來賺錢?你們會不會談賺錢的概念?你們所談的商品到底有沒有競爭力?你們說愛的商品,到底能不能讓別人感受的出來,無可…無可取代、無與倫比、無可比較?
執行者的責任
這個我不在今天講欸,因為那個各位慢慢自己去思考。產品根本說難聽一點,你們應該要比公司還會講才對!因為它跟你們息息相關,它跟你每一天能賺多少錢、到你的組織能發展多大是息息相關的!但跟我們…當然對我而言也是息息相關,但你們是執行的人,你們才更應該反覆反覆的去練習。
他們要去哪裡?
那我請教各位,這裡的人接下來該何去何從?你看這些人,現在站在你整個組織裡面,這一些人是哪些人呢?包含剛進來沒多久的、還沒得過經理的,再來就是保持經理級的。
章節金句
這裡佔了全市場組織的95趴到98趴,這裡的人,他們該去哪裡?
到底你所談出來的商品,跟錢到底有沒有達成一致?
產品根本說難聽一點,你們應該要比公司還會講才對!
虛不受補就是這樣,給你們越補呢,你們越心虛。
第二十二章 空中樓閣的夢:目標與現實的斷層(00:05:42,066)
章節摘要
演講者指出團隊普遍缺乏實際的「目標感」。他透露,私下問基層夥伴目標是什麼,每個人都回答「要上鑽石」,但這份雄心壯志卻沒有轉化為實際行動。他以一個新晉鑽石為例,雖然場面感人,但關起門來說實話,底下根本沒有人。這種曇花一現的晉升,讓公司連辦表揚大會都感到為難。演講者痛陳,大家不是在「實踐夢想」,而是在做一場「空中樓閣的夢」,目標與現實之間存在著巨大的斷層。
你有目標感嗎?
我在特戰營裡面問他們:「你們到底有沒有目標感?」組織有沒有這三個字?有沒有這個概念?……你問自己,你包含你的組織有沒有目標感?而這一件事,是在對一個想要渴望成功賺錢的人,非常重要!
誰的斷層?
吳君毅、賴佳麗,她說了:「欸,我當初一進來康園,目標非常明確,我就知道我該做什麼。」「喔你有啊?對,為什麼我的組織沒有?」那還是要問你啊!你有,你的組織怎麼會沒有呢?找答案,你在哪裡斷層啊?你在哪裡出問題啊?
是誰的問題?
而不是去分享給別人聽說:「奇怪了,為什麼我有他們沒有?」對,那我也來問各位:「我有,你們為什麼沒有?」沒辦法問各位,我只能在我身上找答案,我從根本找答案。我要什麼?讓市場有,這是我要找的。
你的方法在哪裡?
我下一個問題就是:「來,各位領導人,各位鑽石,你們有方法嗎?有方法可以給下面的人嗎?」因為下面的人,他們有方向嗎?他們接下來方向要去哪裡呀?他們要去哪裡呀?
人人想上鑽石
我告訴各位一個很好笑的答案,我都試掉了欸!我既然要找答案,我就問那些經理階的、基層的,我北中南都問了幾個,我都問他們:「欸某某人,你的目標是什麼?」「老師,我要上鑽石喔!」……我看到HOP看到人欸,私底下聊說:「那你的目標是什麼?」「老師,我要上鑽石!」欸呦,各位多明確!明不明確?明確!來,上鑽石啊!
曇花一現的晉升
賴佳麗上個月產生一個新的鑽石,欸!感人肺腑啊!……但你現在門關起來了,可以講真話了吧?可以,欸!他的人在哪裡?……那張瑞玲購物節上個直鑽,隔月直接掉到西伯利亞去,我都不知道怎麼替她進階表揚。楊麗仙上個直鑽,衝啊衝死到最後一刻,然後隔月又掉回來,我也不知道怎麼替她辦。欸各位,你們在做什麼事?
章節金句
奇怪了,為什麼我有他們沒有?
各位領導人,各位鑽石,你們有方法嗎?有方法可以給下面的人嗎?
大家都在做一場那個空中樓閣的夢嗎?在做夢你知道嗎?他不是在實踐夢想,他是在做夢。
你們在做什麼事?
第二十三章 爬山的比喻:成功需要訓練與養成(00:11:06,600)
章節摘要
演講者用一個生動的比喻——爬台灣百岳前,必須先挑戰谷關七雄進行訓練——來闡述成功的路徑。他指出,就像沒有訓練就去挑戰最難的八仙山是不可能的,團隊成員也不能只想著一步登天「上鑽石」,卻忽略了基礎的訓練與養成過程。這個比喻旨在說明,目標的設定必須務實,且需要有階段性的計畫與行動來支撐,否則就只是不切實際的幻想。
做夢與實踐的差別
什麼叫做夢?人在這裡,你的目標在哪裡?在這裡。可以呀,不是不可以呀,但不是下一步,你知道嗎?
爬百岳前的訓練
最近我們後面那一款就有人在做夢欸,做什麼夢呢?因為我們台灣百岳呢,最有名的,要爬百岳之前呢,要經過谷關七雄的訓練,七座山的訓練欸!……要不要經過訓練跟養成?要!
不切實際的目標
但是呢,就有人平常沒在爬山,現在告訴我們說:「走啦!我們去爬八仙山啦!好久沒運動啦!」欸!劉澤宏!欸!哈哈哈!……但他(劉澤宏)也知道這是不可能,所以昨天他開始在訓練,在慢跑訓練心肺。
務實的下一步
所以我…我們從生活當中,我們只問我們的伙伴,方向要去哪裡?其實就是目標感。他有目標感嗎?你們要讓他去哪裡呀?你們也在幫他設定,設定一個空中樓閣。「要不要上鑽石?有三條線就可以上鑽石!」三條線、三條線…家裡有嗎?三條消費者還是鑽石啊?
章節金句
人在這裡,你的目標在哪裡?在這裡。可以呀,不是不可以呀,但不是下一步。
要不要經過訓練跟養成?要!
你們也在幫他設定,設定一個空中樓閣。
第二十四章 核心之問:你要業績還是要人?(00:14:25,033)
章節摘要
演講者直接點出公司近九年不辦進階表揚大會的根本原因:許多晉升都是曇花一現,組織基礎是空的,無法真正表揚。他將所有問題歸結為一個核心選擇:「你要業績還是要人?」這句話直指團隊長期以來重業績、輕育才的弊病。他以保險業為例,說明任何成功的組織都必須在追求業績成長的同時,更重視人才的培養與維持,這才是建立穩固事業體的關鍵。
為何不辦表揚大會?
所以為什麼這八九年,我們都不辦進階表揚大會?……我公司一樣在花錢啊,沒有沒有少花,每一年都一年比一年花的更多啊!……但不知道怎麼辦?因為你拿了,你自己都不知道,因為你沒有組織啊!你的組織的人在哪裡呀?是空的!
你要業績還是要人?
甚至呢,要說你們大多數的人都有,舉例一條線…都有一個啦,但你僅限一個。那只有這個夠嗎?好,那我們現在不講你們,我們講下面的人,他的下一階到底在哪裡?他的方向、目標到底應該在哪裡?這才是我們應該要思考的,他們能能不能穩住?
所以各位,我只問各位:「你要業績還是要人?」「人啊!」「人!」「你要人,那你培養人嗎?」
財富的基礎
外面從保險業一路到傳銷業,直接告訴你,所有的財富工程、他們的獎金制度裡面的進階、爬坡爬階…你可以發現他們要維持,甚至要再上去,業績是一定要成長…
章節金句
為什麼這八九年,我們都不辦進階表揚大會?……因為你拿了,你自己都不知道,因為你没有組織啊!
我只問各位:你要業績還是要人?
你要人,那你培養人嗎?